English

七载辛苦不寻常

1999-08-18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石 方 我有话说

伊永文先生的《明清饮食研究》一书是一部花了七年心血的断代体饮食研究著作,同日本筱田统博士的《中国饮食史之研究》、林己奈夫的《汉代饮食》、美国张光直博士的《中国饮食文化》、尹德寿的《中国饮食史》等书相比较,确实是一部别具特色的有份量的著述。

中国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,但统治阶级一面享受着由这一文化创造出来的物质内容,另一面却把其看作“末技”、“贱业”而加以鄙视。《礼记》中“君子远庖厨,凡有血气之类,弗身践也”的记载,便是最好的例证。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,在明中期以前关于饮食文化的记载可说是凤毛麟角。其状况恰如清代文人博明言:“由古溯今,惟饮食、音乐二者越数百年则全不可知。《周礼》、《齐民要术》、唐人食谱,全不知何味,《东京梦华录》所记汴城、杭城食料,大半不知其名”。明中期以后,经过了休养生息,农业发展工商经济发达,与之相适应市民阶层亦有了壮大,他们特别推崇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,以致造成了全社会的文化下移运动。尤其是经过了再次改造后的儒学,开始向“经世致用”的“实学”转化,从而带动了系统深入的饮食文化研究。由此以降,有关饮食文化方面的著述增多,且富有实践性,美食家和饮食理论家亦较多地涌现出来。清末,欧风东渐,西方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赋予了对民族饮食文化的科学认识,社会才开始承认其是属于文化范畴的一门科学。在以后的数十年里,有关饮食文化的专门著述不断增多。

特别是近年来,有相当数量研究饮食文化的专著与论文面世,其中不乏一些扛鼎之作。如洪光柱先生《中国食品科技史稿》、曾纵野先生的《中国饮馔史》等,均代表了国内饮食文化研究的最高水准。而海外的汉学家们亦对此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,并也有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问世。但从总体论,“明清饮食无专史”之说仍然成立。在国内外已见的著述中,尽其所能欲觅一部明清饮食专著终不可得。永文先生的力作刚好填补了这一空白。明清社会是中国饮食文化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,然而对该阶段的研究工作却相对滞后。亦正出于此因,《明清饮食研究》一书的价值方有了真正的体现。

永文先生是从事文学研究的,本书体现了他在这方面的功底所在,更为可贵的是,他能在著述中能扬文学之长而避史学之“短”。虽然明清以来涌现出一批美食家和美食理论家,但他们在当时文化氛围的桎梏下,其成果只能是些实录性的文字记载,缺少科学分析和综合整理工作,这无疑给今天的研究带来诸多困难。从理论上说,饮食文化是有层次结构之分的,不同的社会等级彼此间生活的社会性差异很大,他们都相应地落在各自的饮食文化层次上,这就需要研究者非有一番“披沙见金”的精神不可,否则难以见其真谛。在明清饮食文化层次结构中,有关官廷膳食方面,可在帝王起居录及历朝正史中见到记载,贵族及富家层次的史料却较为难觅。而最为罕见的则是广大最底层民众的饮食构成,他们饮食的用料、技艺、排场、风格、习俗以及基本消费水准等等,几乎没有史料对其有完整的记载,这无疑加大了明清饮食文化研究的难度。但永文先生不畏其所难,而是拓宽视野,调换视角,以其所长的野史、稗史切入,遍查笔记小说、话本唱本、风物方志及农政历书,从中采撷有关饮食文化的物产、种酿、烹调、食治、器具、食俗等方面的零散记载,研究分析后归入各章,使之成为有系统、有理论、有评介的完整的学术著述。而继宋元之后明清社会反映市民以及农民思想、感情、习惯和要求的话本小说及通俗文学的繁荣兴盛,则为永文先生于此方面的探究提供了广泛的素材。注重于文学作品中寻觅正史疏于记载的史料,是永文先生《明清饮食研究》一书不落窠臼的主要原因。

《明清饮食研究》,伊永文著,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12月出版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